肿瘤瞭望特邀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秦文星教授,分享乳腺癌科研与临床进展及参与CCHIO的感受。从对乳腺癌分子分型的深入研究,到难治性乳腺癌的个性化治疗策略,秦文星教授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科研洞察力,为我们揭示了乳腺癌治疗的最新进展和未来方向。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在乳腺癌防治的征途上,每一位医者都是勇敢的探索者,他们以智慧和汗水,不断拓宽着生命的边界。他们不仅在临床上挽救患者生命,更在科研道路上勇攀高峰,为乳腺癌患者的精准诊疗贡献着力量。在2024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召开期间,肿瘤瞭望特邀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秦文星教授,分享乳腺癌科研与临床进展及参与CCHIO的感受。从对乳腺癌分子分型的深入研究,到难治性乳腺癌的个性化治疗策略,秦文星教授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科研洞察力,为我们揭示了乳腺癌治疗的最新进展和未来方向。
《肿瘤瞭望》:请您分享下乳腺癌治疗领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以及CCHIO的参会感受。
秦文星教授:众所周知,肿瘤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在乳腺癌领域,近几年来的研究进展颇为显著,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的应用。既往,ADC药物(如T-DM1)的应用主要局限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但现在新型ADC药物的应用范围已扩展到HER2低表达患者、激素受体(HR)阳性患者以及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无论是HER2阳性患者还是HER2低表达患者,都可以考虑采用以T-DXd为代表的新型ADC药物进行治疗。除了T-DXd外,还有戈沙妥珠单抗(SG)、SKB264、Dato-DXd等一系列新型ADC药物不断涌现,这些药物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进展。过去,三阴性乳腺癌被视为“冷肿瘤”,但随着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的出现,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得到了显著改善。免疫治疗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与其他治疗方式如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等联合应用,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生存获益。
此外,HR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其进展不仅限于CDK4/6抑制剂,还包括针对PIK3CA、AKT、mTOR通路改变的抑制剂。对于存在ESR1突变的患者,还可以考虑口服SERD类药物进行治疗。
总而言之,乳腺癌的治疗药物日益丰富,治疗规范日益完善,诊疗过程也日益精准化和个体化,从而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时间。再次感谢《肿瘤瞭望》平台的采访,也希望乳腺癌治疗领域不断取得进步,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秦文星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
复旦肿瘤厦门医院肿瘤内科执行主任
肿瘤学博士、临床药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患者教育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转化医学专委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心脏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肿瘤学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研究管理专委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肿瘤青年学组委员
上海青年拔尖人才
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兼青委副主委
上海市医学会靶分子专委会委员兼青委副主委
上海市医学会临床流行病与循证医学专委会青委副主委
上海市抗癌协会临床药物研究专委会常委